GEE 教程(三):GEE Python API 的配置与使用¶
1 虚拟环境配置¶
首先,我们需要在 cmd 命令行中使用 conda 命令创建一个 python3.9
的虚拟环境,并在激活环境后安装 Earth Engine 的 API 库。
创建虚拟环境
1 |
|
激活虚拟环境
1 |
|
安装 Earth Engine 的 API 库
1 |
|
2 安装 JupyterLab Windows 桌面版¶
2.1 下载并安装¶
官网下载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jupyterlab/jupyterlab-desktop
- 在启动之前,还需要先在虚拟环境中安装 JupyterLab 包,否则在安装桌面版后,将无法正常启动
安装 JupyterLab
1 |
|
-
安装很简单,同意相关条款之后会直接默认安装在
C:\JupyterLab
目录 -
首次运行程序时,需要选定调用 Python 环境,这里我们选择之前创建并配置好的虚拟环境
- JupyterLab 界面介绍
2.2 配置 JupyterLab 工作目录¶
由于 JupyterLab 默认的工作目录是 Windows 的当前用户根目录,我们可以将工作目录修改为一个固定的代码存放目录。
参考资料:修改 Jupyter Lab、Jupyter Notebook 的工作目录 - CSDN
-
在除 C 盘外的其他盘根目录下,创建一个名为
myDemo
的文件,用于存放后续代码文件和数据操作文件 -
执行以下命令,在如图显示的文件夹下生成
jupyter_lab_config.py
文件
生成 jupyterlab 配置文件
1 |
|
- 找到配置文件后,双击打开
- 按住
ctrl+f
,搜索ServerApp.root
,将其修改为:
1 |
|
2.3 创建文件夹¶
重新启动 JupyterLab,此时左侧的工作目录已经修改了,在此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 geeDemo
的文件夹,用于存放代码文件和数据操作文件,完成后双击进入。
在完成上述配置后,我们就可以开始真正的实验操作了。步骤虽然繁琐,但都是一劳永逸的,后续学习不需要再次配置上述内容。
3 GEE Python API 的简单操作¶
3.1 检查安装情况¶
接下来,我们要创建一个名为 demo01.ipynb
的文件,用于检查 GEE 的配置情况。
在这里,账户验证仅第一次使用 GEE Python API 时需要运行,之后进行其他文件运行时,不需要再次输入运行。
导入 GEE Python 包
1 |
|
GEE 账户验证
1 |
|
初始化地球引擎模块
1 |
|
打印当前环境下的 GEE 版本号
1 |
|
3.2 安装第三方交互式地图库¶
由于 Earth Engine UI 模块只能通过 JavaScript API 代码编辑器使用。在 Python API 中想要使用 UI 元素需要借助第三方库:如 Folium 和 ipyleaflet 提供交互式地图处理。
所以我们需要在虚拟环境中另行安装这两个包。在 cmd 命令行中激活虚拟环境,并使用 conda 命令安装两个包。
激活虚拟环境
1 |
|
安装 Folium
1 |
|
安装 ipyleaflet
1 |
|
3.3 使用 Folium 的交互式地图¶
Folium 是一个基于 leaflet.js(用于移动友好型交互式地图的开源 JavaScript 库)的 python 库,我们可以使用它来制作交互式地图。Folium 支持 WMS、GeoJSON 层、矢量图层和切片层,这使得我们使用 Python 处理的数据可视化变得非常方便和直接。
接下来,我们重新创建一个新的 *.ipynb
文件,使用 GEE 与 Folium 结合,实现土地覆盖 (LC) 数据的可视化。
导入 GEE Python 包并初始化
1 2 |
|
导入 Folium 交互式地图包
1 |
|
增加了一种将地球引擎图像瓦片显示到 folium 地图的方法
1 2 3 4 5 6 7 8 9 |
|
将 Earth Engine 绘图方法添加到 folium
1 |
|
导入 MODIS 土地覆盖集合
1 |
|
为土地覆盖选择一个特定的波段和日期
1 2 3 4 5 6 7 8 |
|
设置土地覆盖的可视化参数
1 2 3 4 5 6 |
|
创建并显示地图组件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|
|
将地图以 HTML 的格式保存到本地
1 |
|
创建日期: 2023-04-25
作者: